缘溪行

归去来兮辞中的典故

1.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:《论语·微子》: "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凤兮!凤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,今之从政者殆而。'孔子下,欲与之言。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”作者引用楚狂接舆的歌词,表达了自己对离家做官的后悔。作者看穿官场的恶浊,不愿与之同流合污。认识到仕途即迷途,幸运的是践之未远,回头不迟,如今归隐田园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
2.乃瞻衡宇,载欣载奔:《诗经·陈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意思是贤者安于贫贱,古时常用“衡门”“衡宇”代指贫贱者的住处。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安于贫贱,不要对生活有不切实际的要求。作者引用这个典故写自己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,也说明了自己将与官场决绝,安于贫贱地过着田园生活。

3.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:《三辅决录》卷一(汉代) :“蒋诩归里,荆棘塞门,舍有三径,不出,唯求仲,羊仲从之游。”后“三径”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。作者引用西汉蒋诩的故事,一是惋叹,悔恨自己不早归;二是欣喜,亲手种植松菊依然无恙;三是自喻,自况蒋诩,松菊象征自己高洁坚贞的品格。体现了作者高洁孤傲、卓然独立的形象。

4.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: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楚庄王使使赉金百斤,聘北郭先生。先生曰:‘臣有箕帚之使,愿入计之。‘即谓夫人曰: '楚欲以我为相,今日相,即结驷列骑,食方丈于前,如何? '妇人曰:‘夫子以织屦为食, 食粥毚履,  无怵惕之忧者,何哉?与物无治也。今如结驷列骑,所安不过容膝;食方丈于前,所甘不过一肉。以容膝之安,一肉之味,而殉楚国之忧,其可乎?于是遂不应聘,与妇去之。”作者表达了自己宁愿安身于容膝之贫居,也不愿出去做官的心志。这两句形成对比,即物质生活的清贫与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之间的对比。这种对比说明作者看重的是自己的志趣与情怀,而不是权贵。这与《陋室铭》相似。

5.怀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: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从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子路问曰: 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 '植其杖而芸(同'耘')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见其二子焉。”作者在这里暗用荷蓧丈人的故事,来寄寓自己的志趣:及时躬耕,自得其乐。这两句在向我们描写了作者归隐后有时在良辰胜景之时独自出游,有时又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的自由安逸。这正是作者一生的志愿。

6.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: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籍曾于苏门山遇孙登,与商略终古及栖神道气之术,登皆不应,籍因长啸而退。至半岭,闻有声若鸾凤之音,响乎岩谷,乃登之啸也。遂归著《大人先生传》。”作者在这里暗用苏门山隐士孙登长啸如鸾凤之声的故事,用以寄寓自己的志趣:流连山水,吟诗自娱。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归隐后有时登山长啸,有时又临水赋诗的愉悦生活。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生活境界。

评论(1)

热度(59)

  1.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